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国务院发布会:不提倡高校老师人人录直播课、加强毕业季网上招聘

来源:百度 | 发布时间:2020-02-12 18:15:37 |  访问:2044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冯茵伦

今日(2月12日)下午3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大中小学开学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有关工作情况。

1.延迟开学抓住三环节:错峰、错区域、错层次

央视记者提问:高校校园疫情防控难度相对较大。湖北的高校预计开学时间能否确定?需要去外地上学的湖北籍大学生有没有相应的应对办法?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目前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要延迟开学,在开学时主要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开学的环节,要进行错峰、错区域和错层次的开学。二是返校的过程要确保安全、有序、错峰。三是等学生到达学校之后,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每一所学校都要按照统一的部署和要求进行消杀方面的准备。

2. 高校线上课程皆为精品,不提倡每位老师在疫情期间制作直播课

中国教育报记者提问: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证大学在线教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避免给老师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高等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作出了9条措施安排。

他强调,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课程不是为应对疫情而临时仓促制作上线的,都是精心筛选和准备的高质量课程。因此,特别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制作直播课。

3.教育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网上就业服务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提问:每年春季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关心如何求职就业,请问教育部门有哪些应对措施?

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回答,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教育部将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第一,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暂停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

同时,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动各地、各高校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

二是大力开拓就业渠道,进一步组织实施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进一步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重大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深入挖掘。

三是着力强化重点帮扶,并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是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在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4.全国考研复试工作是否顺延,视疫情变化另行通知

封面记者提问:考研复试和相应工作是否会顺延?

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回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在疫情流行期间,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要求。

王辉表示,近日,有关部门已经印发通知,明确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和有关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相关招生单位在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指导下,结合本地、本单位疫情防护情况确定。“原定四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变化发展情况另行通知。”

5.部分国家出台已措施,帮助解决留学人员学业受阻问题

有记者提问:受疫情影响下,(其他国家)在入境、签证等方面针对中国采取一些措施,可能对中国留学生及时返校带来一些不便,我国在国际沟通方面为此有什么措施?

对此,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回应,针对部分留学人员无法按时到国外院校学习的情况,教育部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积极与驻外国的教育部门和高校沟通协调,督促外方做好我留学人员学业安排。通过延长注册入学时间、在线课程、灵活安排毕业答辩等方式,提供有效的学习帮助,同时尽快解决我留学人员签证延期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入境限制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

“目前,在我驻外使领馆推动下,部分国家已陆续出台措施,帮助解决我留学人员遇到的学业受阻问题。”

推荐:更多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