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985高校6年招聘8000多青年人才引热议:细数高校招聘硕博的坑!

来源:搜狐 | 发布时间:2021-10-04 09:36:33 |  访问:996

985高校6年招聘8000多青年人才引热议:细数高校招聘硕博的坑!

大师兄留学网09-07 16:58· 教育领域创作者

点击查看更多订阅内容>

广纳贤才?还是「割韭菜」?

不久前,一则新闻又在知乎上引起热议,「如何看待中山大学 6 年引进 8000 多青年人才?」

消息一出,真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不少“青椒”们都吐槽中山大学或存「割韭菜」之嫌!

那么在编制受限的情况下,中山大学为何能够招揽如此多的优秀人才呢?

中山大学的“引才密码”

不得不承认,中山大学在国内一直有很强的名校光环,不仅有历史积淀,还背靠经济和人口大省。学校坐落于一线城市,硬实力也拿得出手,由北向南的三大城市群里,北有top 2,中有华五,南面则中大一家独大!

展开剩余89%

中山大学在自己公众号上发布《青年人才为什么钟情中山大学?》一文中,列举了自己的「引才密码」。诸如:

国家战略的吸引力

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服务保障的高质量

但是仅有这些优势还不够,中大的秘诀其实还是制度创新——设立专职科研人员!

进入新世纪,国内高校不断探索事业编改革下的聘任制,招人不给编制逐渐成为主流。借着这股东风,中大把原有的专职科研编制 b 系列人员改编,签三年聘期,给校内头衔,加考核要求。

2014 年,中山大学试行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聘用;

2015 年,中大加快实施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建设;

2016 年,中大试行针对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考核实施办法。

此举一出,江湖震动,外加「传说中」的30 万年薪,中大招聘自然应者如云。

源源不断的优秀青年进入中山大学的人才「蓄水池」,效果立竿见影!

2014 年以前,中大科研到账经费在10-12 亿元间波动,施行专职科研人员招聘仅三年,2017 年中大的科研到账经费猛增到29 亿元。

与科研经费暴涨匹配的,还有科研项目立项数。三年时间里,中山大学国家自然项目立项数跃居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抢得第一,独霸至今!

光鲜的排名背后,则是网上频频爆出的中大专职科研岗的“巨坑”。

在高校招聘花样百出的今天,谁不想知道中大这 8000 人的「蓄水池」里,究竟有多少是按照「专职科研人员」标准引进的?抑或者如此丰厚的招聘条件下暗藏着什么“玄机”?

招聘条件“暗藏玄机”

第一坑:允诺的待遇不相符

据知乎上的知情人分享,传说中山大学的 30 万年薪,实则只有20 万出头,还是税前。更坑的是,这 20 多万是「打包」价,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保险全都包括在内。

薪资一下子砍掉接近一半,更别提那些隐形福利了。有中大的专职科研人员表示,每月到手只有9000 元左右,扣掉一线城市的吃住成本,所剩无几。

第二坑:转正困难,淘汰率在90%以上!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入职专职科研人员?很简单,在招聘时,高校会允诺在一定期限内,只要达到了学校的考核指标,那么就可以拥有正式编制入职,似乎是一个公平竞争职位,能者而上的好方法。

可在实际中,这入职的几千人,通过评审的有几个?在知乎上,有人分享:中山大学去年本院出站的三位博士后——全部留任失败!

总结来说,就是按照学校规定被引进的人才们,最后面临的淘汰率高的惊人。享受不到学校事前允诺的薪资福利不说,还要面临失业的危险和高强度的竞争!

高校“高薪”招聘中的各种坑

事实上,被吐槽的中山大学绝非个例,越来越多的现实告诉我们:高校招聘的坑,一点不比外面少!

第一坑:安家费

对于大部分硕博生而言,辛苦读书多年,能够居有定所已是最基础也最强烈的需求。

虽然相对于日渐增长的房价,高校能给的安家费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却是所有待遇里最大的一笔款项了。

正因如此,不少高校会习惯性在这里「动手脚」。比如说分房子,安家费当然不必给,跟直接给钱比起来,分房子自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可操作空间就大了。

不少高校采取了「口头许诺,事后打折」的方式。入职前,学校许诺会有人才公寓分配,可等真正入职时,学校却说公寓已分完,先住过渡房,等到第二期公寓建成再补分配。

几个月后,过渡住房租金上涨,第二期人才公寓也被学校以各种新政策新理由搪塞,让继续等第三期人才公寓。

第三期人才公寓迟迟没有消息,学校也终于不想掩饰,直接派律师跟各位博士们解释说:分房只是口头约定。言外之意,说过的话,不算数。

第二坑:科研启动金

视科研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博士们,都很看重科研启动金,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并未苛责太多,但也会暗暗设卡。

比如,2014 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台的《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第二条提到:

引进人才,符合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申请科研启动金资助。

为我校建设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急需的人才,或为我校教学任务较重而专业师资奇缺之领域的专业教师,或为我校需要的其他特殊专业技术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

聘用合同约定在我校的最低工作时间不少于五年

看上去,科研启动金基本可以照实发放。不过,在该办法第五条中也提到,科研启动金在课题结项前最多只能使用二分之一,余下部分待课题结项后方能报销。

且不说课题结项又有一系列标准,新入职的教师们,从哪里找钱垫付呢?

可能的办法,就是拿到其他科研资助。实际上,也有不少高校的科研启动金,正是与科研资助挂钩。比如,必须要拿到省部级以上课题,才能使用科研启动金。

这里就存在「悖论」了:没有钱,前期研究无法开展,大课题就申请不到;申请不到大课题,那就没办法使用科研启动金。

好吧,那就僵在这里吧。

第三坑:薪水待遇

一般高校在引进博士时,都会为博士们描画出一副教学任务轻松,休息时间多,薪水高的美好蓝图。但入校后,博士会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校方给出的薪水范围内,大部分人只能拿到「最低线」。教学任务很繁重,基本上都是满课,如果不上课,就没有课时费,薪水就是毛毛雨。

悖论又来了!待遇肯定要跟科研绩效挂钩,如果上课,就没时间搞科研;不上课,就没课时费。刚毕业的博士,正是要花钱的时候,结婚生子、房子、车子,睁眼就是钱。

到底是上课赚课时费?还是做科研图发展?这真是个「 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题。

第四坑:科研奖励

说到搞科研,高校颁布的一些科研奖励政策也常常朝令夕改,大大缩水。

例如某著名院校的刘老师,也在科研奖励上吃了大亏。2016 年 1 月 1 日,校方实施新政,鼓励博士科研创新,并许以高额奖励。

同年,刘老师自费 30 万元申请了5 项国际专利。一年后,专利陆续在国外公布授权,他向学校申请奖励,以支付垫付的费用,学校一直推诿。

很快,校方又出台新政,将科研奖励缩减,授权国际发明专利从等额奖励变为一件 2 万元。按道理说,刘老师是新政策颁布之前申请的科研奖励,应该按照旧办法实行,但校方对此给出的回应却是:同样按照新政策实施。

先许以承诺,让博士们自费搞科研,而后改变政策,明目张胆地反悔,博士们就成了实实在在的「韭菜」。

如今全国知名高校都在争创「双一流」,把竞争和淘汰引入大学,优化教师队伍,这是践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尝试,说到底是各方受益的好事。

然而,许多高校打着「非升即走」的改革名头压榨青年才俊,干着收「割韭菜」的事,实在是令人无奈。

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在高校的互相攀比之下,甚至催生出很多严重违反劳动法的纠纷,新岗位迅速被玩坏,高等教育更加乌烟瘴气!

希望今后的高校界、学术界,能对年轻人温柔一点,不要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feedbackdata[showdata.question.id]}}

反馈更多

{{feedbackdata[choice]}}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推荐:更多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