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号公告(30人)

来源:中公教育 | 发布时间:2022-08-10 00:31:09 |  访问:8758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全面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精神,吉林农业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本公告共招聘工作人员30名。具体招聘岗位及条件详见《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及其资格条件一览表(3号)》(附件1)。

二、报名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35周岁以下(1986年8月9日至2004年8月9日期间出生)。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招聘岗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按招聘岗位要求确定。年龄计算时间点均以8月9日为准(以本人身份证出生日期为准)。符合岗位资格条件的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不受年龄限制。

(二)岗位条件

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其他条件,详见附件1。

(三)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定向、委培应届毕业生报考,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

2.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其专业技术资格需要符合招聘单位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系列。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考试组织部门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并在禁考期限内的人员;

2.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

3.在读的非2022年毕业生(2023年1月1日后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不视为2022年毕业生;同时,统招普通高校在读的非2022年毕业生不得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报考);

4.现役军人;

5.“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及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未达到现工作地、单位或岗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的人员;

6.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7.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五)回避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所有参与方以及可能影响公正的特定关系人需要回避的,参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执行。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

(一)报名方式

报名由吉林农业大学人事处受理,采取现场报名方式进行。

(二)报名时间

2022年8月29日上午9:00开始至31日下午16:00截止。报名地址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三)报名要求

1.报名者须填写《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附件2),并准备以下材料的原件及一份复印件,本人有效身份证、近期同底(6个月内)正面1寸免冠照片、本硕博各阶段毕业证和学位证、本硕博各阶段学信网查询的学历验证报告或学历证书电子备案表、本硕博各阶段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查询的中国学位验证报告等。另招聘岗位要求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需提交入党志愿书复印件及所在党组织开具的中共党员证明材料;具有高级职称的提供职称证。其中,2022年毕业生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的,须提供由本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签署意见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硕博连读者需提供硕博连读证明。

2.报考人员应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和材料,凡本人填写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自负;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聘用资格。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3.请考生确保报名时所留联系电话畅通,以便通知有关事宜。

(四)资格审查

由学校成立资格审查小组,依据招聘岗位设置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报名人员资格审查结果现场确认。其中,专业条件主要依据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以及综合参考“研招网—专业知识库”等相关目录审核,目录未涵盖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由有关方面共同研究确认。

一、考情介绍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的属性在特岗考试中考查方式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为主。单选题主要考查理解性单选,主要通过例子的形式来考查大家,多选题考查识记。

二、知识点详解

(1)教育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有目的:无目的×先天本能行为不是,比如:初生婴儿吸奶

人:动物和机器×,比如:猴子跳火圈

社会活动:必须是人与人之间,不能是人与动物之间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人类社会≠国家和社会

杨贤江:自有人生,便有了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法的继承

c.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可能超前或滞后

三、易混点辨析

1.教育的本质属性vs根本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性

教育的根本属性:社会性

2.历史性vs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不同时期的不同点

历史继承性:不同时期的相同点

四、习题演练

1.古代学生学儒家的四书五经,现今学生也会学习《论语》等儒家经典篇目,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 c.历史继承性 d.相对独立性

1.【答案】c。这道题学生易纠结的选项是选项c与选项d,混淆的选项c和选项b。

永恒性是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强调不同时期的不同点,历史继承性强调不同时期的相同点,本题强调古代和现代学习相同的儒家内容,属于历史继承性,但相对独立性又包含历史继承性、质的规定性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学生比较纠结,单选题同时出现包含关系时,选具体,因此,本题选择历史继承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西周的学在官府,这体现了教育的()。

a.历史性 b.永恒性 c.历史继承性 d.相对独立性

2.【答案】a。这道题学生易混淆的选项是选项a与选项c。历史性强调不同时期的不同点,历史继承性强调不同时期的相同点,本题强调西周时期的学在官府,是其特有的特点,属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历史性。

在教师招聘历年考试中,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重点考查知识之一,主要出现在单选题、判断题题型,出题角度以理解与识记为主。接下来由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进行总结归纳。

一、理论吸收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培养什么样的人也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何种层次的学校,设置什么专业,它们之间的数量与比例如何,都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制约。

例如:古代社会的农耕劳动者都在生产过程中学习成长,而工业社会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则必须由学校教育来培养。从工业发展看,利用蒸汽机进行生产,要求工人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电气化生产,要求工人具有中等教育水平;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要求工人具有高中和高等专科以上的文化水平。这就说明,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

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是一样。

例如: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实物、图片、实验、幻灯片、录音、录像、影视、电脑与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产生、改进与推广,都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运用紧密相关的。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与领导权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在历史的进程中,当新的社会政治关系代替旧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时,新兴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必定垄断学校教育,掌控教育的领导权,使教育为期经济政治制度服务,成为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权益要求的集中体现。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其政权力量来决定教育的目的、制度和方针、政策,规定学校教育的课程与内容,确保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为推进其经济政治制度服务。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让哪些人受教育,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都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受教育权利机会均等,使每个人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

此外,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还制约着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性。

例如:在经济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多强调集中统一;在经济政治上实行地方分权的国家,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也多强调地方自主。

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与受教育权、教育目的与方针政策、教育的课程与内容以及教育的管理体制都是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所制约的。可见,“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包括价值观)及其相关的文化模式(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与习俗)两个方面。这些被各民族广泛认同并得以世代相沿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被称为文化传统。同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即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才。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文化知识的发展特性与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特性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的背景与模式

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所制约。这也是生活在经济政治制度大体相同而文化模式迴异的国家里的国民,其国民性却大相径庭、各有千秋的主要原因。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传统的特性

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传统的制约性越大。正确认识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关系,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此外,人口因素、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人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人口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的密度决定着学校的规模;人口的迁移影响着学校的拆、迁、建、并。地域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面积大小与交通状况等,对学校的布局、校址的选择,以及学生上学和在校活动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均有很大的影响。

二、练一练

【单选题】1.商周时期的教育特色“学在官府,官师不分”,这体现了制约教育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 b.社会经济制度 c.文化 d.环境领域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在西周时期,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掌握了国家,因而学校教育被奴隶主阶级所独占,用来把他们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未来的统治者。“学在官府、官师不分”强调学校设在官府中,作为统治者的官吏垄断学校教育。正是因为作为统治者的奴隶主或官吏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才能垄断学校教育,所以可以说明社会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故此题选b。

【单选题】2.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又增加代数、三角、物理和化学等。这说明对教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4)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的选择;(5)生产力水平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题干中的表述体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因此,a选项正确。

以上就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考试提醒

吉林省教师招聘各地市招聘公告

2022年白城大安市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和医务人员面试事宜的公告

2022年长春新区公办中小学校招聘教师录取名单的公告

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号公告(30人)

2022年辽源市东丰县教育系统拟选调教师公示

2022年白城大安市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和医务人员笔试成绩公告

活动专题

吉林中公教育微信lingoffcn—专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

2020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2020年各地事业单位笔面课程

“精题百炼”不停学笔面尊享协议

2022上半年吉林省教师资格389面试优学班

七月考研内购盛宴超强优惠 ,一省到底!

考试题库阅读资料

2022年吉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

2022年吉林教师考试练习题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易错题练习

2022吉林教师招聘:练习题

2022吉林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班杜拉的相关理论

2022吉林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题目解析-课程

2022吉林教招知识点-教育的属性

2022吉林教招常考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022吉林教招常考点-权利和义务总结

2022吉林教招:教育功能的分类

2022吉林教招:教育理论难理解的人物之王充

2022吉林教招:教育家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吉林中公教育

吉林公务员招聘考试(ling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

中公微博关注微博

中公qq群加入qq群

教育的功能,顾名思义就是指教育具有什么作用,联系前边学过的知识可知教育的作用对象就是人,所以教育的功能肯定是作用于人身上,人需要进一步为社会做贡献。综上所述,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就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的各种影响和作用。该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察频繁,主要以客观题为主,需要在备考过程中牢牢掌握,不仅要识记不同分类标准和名称的对应,而且要对每一种类进行理解。需要大家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去掌握:

一、知识解析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对个人产生的作用)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因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就强调对人的影响,所以该功能也成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主要有两种表现: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①个体社会化:a.促进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使个人的的思想意识能够符合社会规范,例如使人明白尊老爱幼、保护环境);b.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能够让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秩序,例如在大街上看到垃圾能够随手扔进垃圾桶);c.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每个人在社会中选择自己适合的角色和职业,从而为社会做贡献)②个体个性化:a.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每个人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会有属于自己的想法);b.形成人的独特性(每个人具有个别差异性);c.开发人的创造性(每个人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创造性)。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是指人进一步作用于社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其中,教育最首要的功能是个体发展功能;教育最基础的功能是经济功能;教育最直接的功能是政治功能;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文化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所谓“正向功能”就类似与平时经常说的“正能量”,主要是指积极向上的作用,所以也称为“积极功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也是具有一定条件的,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国民素质,都是教育一些积极功能的体现。

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所谓“负向功能”就类似与平时经常说的“负能量”,主要是指消极不好的作用,所以也称为“消极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例如,应试教育的实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实施结果和一开始的计划相一致,就属于显性功能。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英语老师计划一节课教学生八个英文单词,课程最后检查的时候发现学生确实学会了八个单词,也就是在老师计划之内了,即教育的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也就是说,只要实施结果和一开始的计划不一致,就属于隐性功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英语老师计划一节课教学生八个英文单词,课程最后检查的时候发现学生不仅学会了八个单词,而且培养了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这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即教育的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关系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二、练习题

1.【判断】教育的功能,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功能的划分。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故本题错误。

2.某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体现为( )。

a、正向显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功能的分类。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题干中,“潜移默化”这体现为隐性功能,“积极影响”这体现为正向功能。a、b、d三项: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题干未涉及显性功能和负向功能。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一、考情分析

王充作为教育学人物之一,在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招考试中也是备考人物之一,常以单选、多选、判断这样的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在考试中对于王充教育思想知识的考查与其他教育家易混淆,不容易理解,因此大家在备考知识时需要将碎片知识进行整合。

二、人物背景

王充(27一约100年),字仲任,浙江上虞人。出身于农人兼小商贩家庭。王充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后离开书馆,学习《论语》《尚书》。在京师,他曾拜班彪为师。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63岁即辞官归家,著书、教授终生。王充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教书、思考、写作中度过,生活始终清贫。到了晚年,依然“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其他都已失传。

三、理论思想

(一)《论衡》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一个明显特征。《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对儒家的经典,包括孔丘、孟轲的言论,王充也不迷信,所以在《论衡》一书里有《问孔》、《刺孟》这样的篇目。正因为如此,王充和他的书籍一直遭到正统儒家学者的贬斥,认为《论衡》是“异书”,《论衡》中所发的思想是异端思想。

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几个与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

1.“天道自然”

他认为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动天,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天没有意志,所以不可能创造万物。天不仅不可能创造万物,而且它本身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不生不灭,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人也是由“元气”构成的,皇帝和老百姓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3.人死神夫

当时普遍存在着人死灵魂不灭的说法。王充认为所谓的灵魂,就是人的精神。精神是依赖于人的形体而存在的。当人身体强健时,人的精神就饱满;当人身体有疾病时人的精神就比较衰弱,颓废:人死了,形体失去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消散了。所以他不相信人死后变成鬼的说法,他是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

王充通过《论衡》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作了针锋相对的批判。

(二)教育的作用

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首先他强调胎教。孕妇应该做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保证胎儿发育阶段内外环境的和谐,让出生后的幼儿在走向自身发展的道路之前有个良好的起点。

教育的作用还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人性有优劣之分,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劣质的人仍然可以教育。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王充在考察现实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他们分别是:

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以后,或依靠自己的门第,或攀援权贵,入仕成吏。这些人不入仕,和一般的俗人没有区别,起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故他对这种人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儒生:他们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能说一经”,“旦夕讲授章句”。虽以教学为职责,但知识面极其狭窄,既不博占,也不通今。这种人虽不坏,但不能令人满意。

通人:广读各种书籍,掌握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博览古今”,但他们不能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不能"掇以论说”,也有较大局限。

文人:知识渊博,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政治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能成为称职的行政人才。

鸿儒: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现存的社会知识,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缚,创新知识,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才。

王充的培养目标是后两种人,即文人和鸿懦。可见王充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仅儒家学术有益于政治,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样需要学习。知识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该学习。人的知识越广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观察能力就越敏锐,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也就越高强。

王充不仅要求人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应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的知识比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五)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王充认为“圣人”过人的料事能力首先是他积累了比常人更为丰富的可以作为“准的”的经验和知识。“闻见”是圣人积累经验知识的一个基本手段。他们一方面留心周围的事事物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广闻博来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接受间接知识。

2.思考与求是

经验和知识是形成个体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性因素。要使经验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王充认为,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立论成立,不仅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这是王充在打破圣人崇拜心理后以避免个人主观偏见的良方,也是王充重视实证的认识论思想在学习论上的反映。

3.“问难”与“距师”

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对于古人,包括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圣人,如果他们的言论与事实不符或前后自相矛盾,也要敢于提出质疑,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

四、题目练习

1.【单项选择题】东汉有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鸿儒”,并且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的教育方法,他是 ( )。

a.董仲舒

b.王充

c.韩愈

d.朱熹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发展历程。东汉时期王充把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五种层次,将“鸿儒”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的教育方法,“学知与闻见”即对于知识如何获得,王充认为,首先是耳目的闻见,而要真正掌握,唯一途径是学习;“思考与求是”即要使理论成立,不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问难与距师”即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不能完全地附和老师。b项正确。

a项: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教育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道德教育的核心“三纲五常”,并将人分为三类: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主张性三品说,即上品、中品、下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天王之教,学所以为道”;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代表作有《师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朱熹是宋代文学家、教育家,将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事”,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认为教育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提出朱子读书法。与题干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项选择题】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这些鸿儒有别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 ( )。

a.博览古今

b.讲授章句

c.兴论立说

d.上书奏记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认为,通过教育培养的人物,可分为四等:第一是“鸿儒”,因为这等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这就是能独立思考、创造学说的思想家。其次,是“文人”,因为这等人能“采摄传书,以上书奏记”,是能掌握历史知识来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再者,是“通人”,这等人仅能掌握一般的知识,“以教授为人师”的,并不能创造新的学识,所以远不如“鸿儒”和“文人”。最低的一等是“儒生”,他们在学问修养上,仅“能说一经”,所以知识只限于一隅,无“温故知新”之明。因此,鸿儒有别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兴论立说”。

故正确答案为c。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人物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需要大家重点把握的部分。古今中外有无数的教育家阐述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对后人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孟子就是其中一颗非常闪耀的明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梳理一下有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看人物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的武帝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二、学人物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观点将从著作、人性论、道德教育、文教政策维度展开介绍。

1.人性论:性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2.著作:《对贤良策》、《春秋繁露》

3.道德教育:三纲五常

4.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以养士,

三、练掌握技能

1.(单选题)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观念,属于 (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遗传决定论的理解。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中民之性(万民之性)、斗筲之性(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强调遗传的决定作用,属于遗传决定论。b项正确。

a、c两项:环境和教育均属于外部因素,而题干描述的是人的天性,内部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既肯定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也肯定了其他因素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的建议,成立中国古代国立的最高学府是 ( )。

a.鸿都门学 b.太学

c.国子学 d.稷下学宫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大学教育。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b项正确。

a项: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推荐:更多吉林农业大学招聘,国家教师考试,国家教师招聘公告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